2022年10月9日,为迎接20大胜利召开,由菏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菏泽市书法家协会、菏泽市博物馆承办的“传薪载道——菏泽市老一辈书法家作品展”在市博物馆开幕。本次展出的是我市22位老一辈书法家的10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多样、个性鲜明、内容丰富,集中展现了菏泽老一辈书法家的创作成果和艺术成就。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生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宝华,市副市长曹临,市政协副肖云,原菏泽地区人大工委主任于法杰,菏泽市政协第十四届、山东省书协理事、菏泽市书协顾问刘勇,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丁志刚,市政协原副、一级巡视员付守明,“传薪载道——菏泽老一辈书法家抢救挖掘整理工程”艺术顾问、李荣海美术馆终身名誉馆长李荣海及市直有关部门领导、菏泽老一辈书法家代表、市书协团成员、市各文艺家协会、各县区文联、书协及部分书法爱好者参加展览开幕式。
“传薪载道”这次展览所选入的22位书坛人物,就是出生在旧时代而活跃在新时代的菏泽老一辈书法家。江山代代,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书学不已。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独特的性格特征,独特的书学主张,独特的书法风格。他们以各自独有的风神和兼容普善的姿态,为后之来者树起了努力奋进的标范。然而,“笔墨当随时代”,人亦“当随时代”。22位书家中,而今已有10位仙逝。也许我们还记得他们的音容,却再也无法当面聆听他们的教诲,许多有关他们的手资料也从此不再。为此,“老一辈书法家抢救式挖掘整理工程”才被提上日程,也才有了《传薪载道》一书的策划、创作、集结和出版,也才有了这次难得的书法展览。
这里展出的22位书法家的百余幅作品,可谓风格别具,各领。陈克强五体皆工,气势雄浑,且精于刀篆,心力贯注。李温良小楷见长,形虽蝇头,然骨力劲健,笔笔清晰,被誉为“小楷书家一支笔”。刘效参书功成于离退之后,孜孜主流书体,圆润大方,雅俗共赏。孔伯镜有私熟之源,多习“一王”与孙过庭,兼及钟鼎大篆,秀雅文气,柔中有刚。张剑萍以“二王”为宗,遍历诸体,秀逸独出,书名远播。张中书作,兼具欧体之整饬、柳体之骨感、魏碑之雄强,方笔多用,气势畅达。吕复敏用笔干练,舒朗明净,古雅潇洒。曹克强涵纳诸家,唐韵碑貌,气象开阔。谢孔宾五体通神,信笔而为,果敢净省,形险势稳,生命旺茁。于法杰书作饱有米芾笔意,且融入自我,形成了质直、豪放、雄阔的风格。吕其俭广泛吸纳,唐风隶意,俭约大方,气象高古。彭惠卿生力旺壮,墨饱笔畅,其楷书松紧有度,自成一格。王宗普书作厚重、浑朴、雄奇,颇有武中奇大师之风。董森承袭传统,兼融现代,其草书舒放散淡,秀雅灵动,意趣悠然。王岳汉之草书,长制则运笔如飞,茂密灵动;小幅则神闲萧散,禅意十足。耿伦元心宽体健,书事亦然,行草骨力,汉简意趣。张世明兼擅诸体,运笔用墨,浓淡干湿,各有其妙。高贤益主攻行草,主流书体,结体多变,讲求布局。蔡孝斌隶雅行秀,其大草狂狷磅礴,势若腾龙。许思雨行草多有何绍基笔意,而又能随心赋形。其大篆之古朴、隶书之拙趣,亦可贯通古今。陶吉为之书画篆刻三类,皆通皆秀,被称为“三绝”,其才情可见一斑。侯西成以楷书名世,其笔画虽细,甚或细若游丝,但却刚劲有力,力透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