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古称曹州,历史悠久。有"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的记载,又有"襟带河济,控扼鲁宋"的地理位置,而且北有历山、雷泽、桂陵,东有双河,南有清邱 、左山,西有华泽,于是形成了"曹州八景"。八景之说始于元末明初,有的是实物实录,有的则是文人骚客"发思古之幽情"借题演绎而成。八景所示地点有的已不在今市境内,因历史上属曹州辖区,故亦列入。
【清邱烟柳】
清邱,俗称"清邱堌堆",距菏泽市马岭岗镇通古集村南偏东约二公里(寺西范村东头)。古代是座高大的岗丘,方志记做"清邱山"。《菏泽县志》记载:"晋、宋、卫、曹盟于清邱。即此,"丘上有清原寺(亦名清邱寺)。据说始建于隋朝,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重修。以四大天王庙、十八罗汉与千手佛殿为轴,钟鼓楼、厢房、廊房等作陪。整个建筑格局精巧,是座艺术性很高的建筑物。寺院远近多柳,珠帘丝垂,"朝暮望之,郁然如烟",故称"清邱烟柳"。
有诗赞云:
沧桑历历此遗邱,望遍垂柳系客愁。
春蔼回风迷近远,岚光厃树任沉浮。
丝穿语燕深深出,青拂行人款款留。
玉敦珠盘俱寂寞,欲凭俯仰识千秋。
【桂陵柿叶】
桂陵在今城东北约5.5公里何楼村。2300年前,齐、魏"桂陵之战"即在此地。
明代,此地多植柿树,大者两人能合围。据载,盛时约4.8万余株。金秋十月,叶经霜染,恰似枫林。满山遍野红果倒挂, 似火焰,如灯笼,在碧空金叶映衬下美景如画。
清代诗人苏毓赞道:
桂林何处是,齐魏已成空。
唯有千林柿,来看十月红。
恍如霜后柏,疑是晚江枫。
不必垂朱果,翻然叶叶风。
【双河晓月】
据《菏泽县志》记载:赵王河双河口岸边有一因果寺(原寺在今双河大桥之西)。该寺青砖绿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蔚然清秀。传说每当阴历十五之后,晨钟初动,即可出寺赏月,河水中即呈现出"犹是中秋月,清光分外多","渐向天边没,犹从水底园"的妙景。故曰"双河晓月"。又一传说是:中秋节时,明月中挂,月投影到因果寺南的一口水井中,则现出两个月影。
清代诗人苏毓赞道
双河分两岸,夜静向潺湲。
蚌晕浸寒影,波光散晓烟。
晨星已落落,明月尚娟娟。
渐向天边没,犹从水底圆。
【历山春雨】
历山,在今胡集乡与鄄城交界处;与菏泽交界处古雷泽湖畔。传说山侧为舜耕处。历经沧桑,历山已成隐然一阜,而荒墟也尽为平原。每当春雨萧萧,旷野之上青黄悖交交错其中,犹可使人想见田父让畔之风。故曰"历山春雨"。
清人段云襄《历山春雨诗》写道
欲访耕耘迹,苍茫失故山。
野人犹让畔,春鸟亦知还。
细雨柴荆静,轻风刍牧间。
悠然怀纳鹿,历试备储艰。
【雷泽秋风】
惆怅龙梭化,鲛人罢钓丝。
【灉水荷花】
此盛景历明、清数百年,直到晚清方绝。
【华驿归骑】
清人段云襄道
古驿今寥落,客程自往来。
秋风吹野水,迫照上荒台。
郊树行人度,关门暮角哀。
遗径谁复问,驱马正氛埃。
【兴化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