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王保祥陶瓷

                                               本栏目由山东省菏泽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推荐


    王保祥,字光瑞,号老黑。1963年4月出生在山东成武,自幼随父-瓷刻艺术家王同贵先生学习绘画和雕刻艺术。1978年师从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蒲慧华教授学习造型设计。现任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陶艺术家委员会副会长,菏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老黑艺术工作室法人。
1987年瓷刻、年画作品分别在菏泽地区美展中获一、二等奖。1988年应河北省办公厅邀请,为胡、杨成武及夫人雕刻瓷像,被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9年开始筹建菏泽市首家私营陶瓷研究所。同年12月,陶艺花插被省文联等评为优秀奖。刻陶作品《无极生化》入选全国首届民间工艺美术佳品及名艺人作品展。1991年陶艺作品参加全国文化经济交流会并荣获陶艺开发一等奖。1992年《联合周报》等以“黑陶铸进民族魂”为题进行专门报道。1993年应刘伯承元帅夫人邀请,设计并完成刘伯承元帅花岗岩骨灰盒外壳雕刻。1994年设计制作的黑陶、瓷刻作品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人民日报》及中央电视台报道。1995年成功研制3.5米黑陶巨瓶,1996年首创黑陶专利花盆,中央电视台报道,被首届花会展销会评为一等奖。“陶开片”工艺于2001年研制成功,填补世界陶史的空白。研究成果《瓷刻艺术》、《黑陶艺术》发表在2002年《东方》(美国)杂志。2003年黑陶作品参加吉祥物展,同时被成武县委县评为第三批乡村优秀科技人才。2004年专利黑陶花盆获林产品交易会银奖。2006年使用当地材料研究开发“文亭壶艺”,2007年10项黑陶产品申报国家专利,同年2月文亭壶研制成功并申报了“文亭壶艺”商标。11月文亭壶艺《叶落归根》和瓷刻作品《总理肖像》分别获《儒风泰山》博览会金奖和银奖;论文《菏泽瓷刻》、《菏泽黑陶》收录山东省非遗丛书《传统技艺》。2009年评为山东省乡村之星。2010年被菏泽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2011年参加“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2013年入编《民间文艺家大辞典》,5月份在北京创建“陶瓷工艺传承班”。2014年参加第三届非遗展。2015年在菏泽图书馆与菏泽学院开设《黑陶艺术》、《瓷刻艺术》“非遗文化传承”讲座,同时黑陶作品被菏泽市评为“具特色旅游品”。现从事黑陶、瓷刻、山水画、雕塑、文亭壶创作及民间文化传承发掘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