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为非遗项目开展网络众筹,拟成立菏泽市非遗保护协会

    据了解,目前菏泽市31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有5项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77项省级非遗名录中,有19项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191项市级非遗名录中,有55项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项目类别包括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另外,还有国家级传承人12人、省级传承人51人、市级传承人303人、县级传承人872人。我市有户籍或长期居住在省定贫困村的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156人。
韩瑞广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统筹非遗产品借力 “互联网+”走向更大市场,将在非遗保护领域,特别是针对传统工艺项目开展网络众筹,为非遗项目筹集发展资金,宣传非遗文化内涵,帮助传承人收徒传艺。从“互联网+”的大趋势中获取非遗产品及衍生品的营销推广、产品销售、物流配送等各环节的发展优势。
推进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以活态保护为核心,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土壤和条件。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造一批非遗特色乡镇和村(社区),特别是依托非遗资源多、贫困人口多的贫困村打造特色村,促进贫困人口的就业增收。同时,成立菏泽市非遗保护协会,协会由从事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机构、工作人员、研究人员、专家学者、项目传承人和有志于非遗保护的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大家以协会为平台,激发和带动全社会在非遗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等领域的热情,让非遗传承下去,让百姓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