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王秀存




王秀存

1953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原党委副书记。



清流 ---- 王秀存书法作品展


自序


这是一个七十岁的汇报展。这些作品的文字,都是我自撰的。历代书法经典,都是原创文学精品,这是一个宝贵传统。书法欣赏的高级境界,是书者与观者会心、动心、互动处的心灵滋养,而不仅仅在于形式层面的赏玩、悦目。书法创作的本质功能,今天仍然是抒怀、表现情绪,当然以自己说为畅达。当代书坛正在努力补上原创文字缺失与低下的“短板”。逼着自己写点东西,虽有可能贻笑大方,但是自己的真实“心画”(心灵抒写),殊为宝贵。
这些作品使用了多种书体。篆、隶、楷、草、行、简牍、章草、魏碑等,都有表现。目的是全面汇报基础训练的成果,求方家指教。这也得益于多年来的书法基础教学。教然后知不足。在系统完整、基础扎实、管用高效等要求的促进下,我回过头把各体各法、发展史、欣赏重新捋了一遍,获益匪浅。
我倡导的书法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三点:,从甲骨文开始,沿着书体发展演变的自然顺序,循序渐进,对篆隶楷行草五种规范书体,和它们之间的过渡书体典型,如简牍、章草、魏碑等,进行系统完整的学习。第二,具体学习对象,选顶尖经典。如隶书选汉代隶书,选圆笔体系经典《曹全碑》、方笔体系经典《张迁碑》、方圆兼用的“隶书极则”《礼器碑》。坚持“取法于上”。第三,对每一个学习对象,都从笔法、字法、章法、墨法、风格五个方面,掰开、揉碎、提炼、消化,打牢基本功。
这批作品的面貌,仍属“守则”阶段。学习书法,首先要用大的气力打进传统里去,得古人法、意;然后再用大的气力打出来,建立自己的面貌。打不进去就是野路,打不出来就是书奴。“则在趣先”亦即此意。这条根本经验,至今颠扑不破。我虽少小习书,但方法不甚科学。40岁读研,专业是《文艺学》,选的课题是“作者”,结果是编著了一部《做一个美术大家》。在总结先人尤其是上个世纪书法大家的学习创作方法时,悟出上面这个真经。一入书门深似海。到今天仍然感觉传统方面学得还很浅,还远没到由“则(技法、规则)”化“趣(意趣、个性)”的时候。因此,这些展出作品充其量算习作,自己的东西还不多。那幅大的字“则”,就表达了这个意思。则,技法、法度也。
笔画不好,就不用往下看了。笔画质量,或者说线条质量,是书法的生命线。笔法合则,笔力强劲,笔画遒媚,这是我的目标。为了展厅效应,当代书写重视尺寸、形制、用纸、墨色、章法等“视觉冲击力”要素,这是时代特色。我也理解“破体书”、“丑书”,其中或有创新的可能。但依我目前的状态,仍然还要围着“笔法、笔力”这个核心点转,写的字要经得起走近了细看。
这个展览的名称“清流”,是我的学生提出来的。他们跟我多年,深知我的为人为艺态度,对于我的不擅经营有过很多好的改进建议(我在书中也把别人的经营之道总结的挺好),但我一下子也很难改变多少。红尘滚滚,清流谈何容易。努力吧。                                                                                                                          王秀存  顿首

                                                                                                  2023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