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与梦想的碰撞 --读青年画家李海林的作品


海林称我老师,我称海林画友,我们实为忘年交。那是2014年,谷雨时节,应朋友之邀,去山东菏泽看牡丹,在冀鲁豫画展上,我认识了青年画家李海林,海林说话直来直去,豁达爽快,言谈话语中充满,令我叹服的是他的创新精神。他立足中国民族文化,在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学古而不泥古,大胆革新,把古典与现代相结合,把写意与工艺装饰相融合,既朴实厚重,又灵秀俊美:把抽象与具象相结合,既有写实,又有夸张,是艺术与自然的演绎:他把中国传统笔墨技法与西画技法相融合,是民族与世界的交汇。其作品抽象与具象共舞,夸张与写实和韵,是与梦想的碰撞。



海林的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和充满活力的创造性。

    首先意境深邃,诗意盎然。其作品融佛、儒、道之精神于一体,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千世界融于斗方之间,大气磅礴,深邃靖远。诗情画意,浑然天成。其《门迎富贵》《觅香》《福满堂》《香满雅室》《酒香引仙到》等作品,都写满诗意,回味无穷,堪称当世一绝。其《仙子沐浴图》,牡丹层中潭水碧,水花层层仙子戏:杨柳拂堤鸣翠鸟,香风习习倩影立。《仙子舞春图》,碎花铺地牡丹艳,假山突兀奇石秀,云淡飘渺仙子舞,国色天香九洲荡。《长寿富贵图》,一盆牡丹,花开香浓,一只仙鹤,眼含痴情,围绕牡丹,展翅飞奔,转来转去,相依相恋,十分感人。《盼归图》,怪石峭壁出,一只仙鹤静立石上,双睫深邃,远眺思伴,痴情感人。石前苍松,宛若盘龙,曲身前行,针叶交错,云雾相托,仙气缭绕。石后翠竹,淡叶相托,若隐若现,令人遐思。


    其次,视觉独特,手法多变。他对自然从佛、儒、道之精神分析挖掘,从崭新的角度,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多层次深寓意的表物达像。他画牡丹,为了表达不同姿态、不同品种、不同色彩的牡丹,他在写生的基础上,借古研今,吸取众家之长,溶其一体,据势而做,栩栩如生。每一个花头,具按其自然长势,姿态各异,手法用色也随之变化,绝无雷同。嫩叶老叶,淡浓相托,无论繁叶交错,还是稀疏一两片,具按侧、反、转、隐之姿态,顺势而发。嫩芽花苞,奇峰而出。细品之,海林先生笔下牡丹,一画一瓣,一枝一叶,都是精工细雕,活灵活现,变化万千,百读不厌。





三是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夸张与写实的和谐统一;暖调和冷调相互衬补:他的画作施色绝妙,有的淡雅高贵。读海林的牡丹画,一阵清风扑面来,他一改大红大绿、浓艳尽染的市俗画风。施色淡雅,清新自然,干支曲挺,株株玉立,似仙女出浴,娇嫩欲滴,高贵典雅。他的《争春图》、《探春图》、《孕春图》、《惜春图》、《仙子沐浴图》等,幅幅笔简意赅,畅舒豪放,施色淡雅飘逸,使人如梦若幻,如临仙境。山水画有的却是强光与重彩自然辉映,在山水画和人物画上他善用浓墨重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李海林的画“孕育着生机,储育着傲骨,流露着霸气,创豪放豁达之画风。”



                                               荣宝斋:张尚敏2014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