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们参观了位于菏泽城区广州路壹号院的聂林华的毛主席塑像馆。馆内现存150余尊毛主席塑像,无不形神具备,栩栩如生,再现了一代伟人波澜壮阔、富有传奇的一生。是一处集参观游览缅怀伟人又融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大型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相关链接)
“我们这代人,对毛主席的记忆、受到红色思想的影响,是后辈无法理解的,可以说,毛主席的形象和红色思想已经深深地烙在我们的骨子里。”聂林华说,“我和老伴从事泥塑艺术,虽是业余和晚年的爱好,但也是毕生追求的梦想,既有家族缘源,也有时代机遇。”
“我们老两口均是革命世家出身,受到双方父亲的影响,从小接受革命教育,对等老一代革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又受祖辈的风传,从小喜欢民间艺术,像画画、面塑、泥塑、剪纸、针绣等,见啥学啥。”聂林华说,“1972年,在牡丹区粮油供应公司上班后,我就经常将一些洒落在地面上的面粉打扫起来,作为材料练习面塑创作。2000年退休后,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获得大量胶泥,从此,制作泥塑就一发不可收拾,结合儿时的红色记忆,毛主席泥塑这一做就是整整17年。”
“老伴有家族传承,根底好,热衷于泥塑后,特意去老年大学进修了两年,再加上向艺术家、农民、庙宇僧人等拜师学艺,这两年的泥塑制作更加传神。”李金光介绍到这里时,聂林华不好意思地接过话茬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成果,像胶泥的筛选、风化、日晒、水泡、过滤、晾晒、揉搓、封存,都是老李动手弄的,而作品的构图、扎架、上泥、做坯、定型和骨骼、肌块、纹饰、眼神、表情等处理,以及后的打磨、修饰、涂料、抛光等几十道工序,均是我们老两口一起合作完成的,尤其是一些精细活,老李这人比较心细,比我做得好。”
李金光、聂林华夫妇,在周边人看来可谓是黄金搭档。李金光是黄河泥塑艺术馆的艺术顾问、名誉院长,也是聂林华泥塑艺术的坚定支持者、参与者。聂林华则是聂氏泥艺传人,又是黄河泥艺馆的掌门人。夫妇二人相辅相成,默契配合。
17年来,李金光和聂林华制作了五百余尊泥塑。
“很多作品被莫名前来的市民请走了,这些毛主席泥塑,还经我爱人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都一一用文字注明了毛主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活动。一个作品就是一个故事,展现了毛主席波澜壮阔、富有传奇的一生。”聂林华说。
近年来,随着聂林华、李金光制作泥塑的技艺提升和前来参观市民、专家学者的赞誉,其作品先后多次参加市、省和国家级展览,并获得数不胜数的大奖,聂林华也被选为省、市民协、美协、工艺协会会员,获得菏泽市民间泥塑艺术家等称号。
深受李金光、聂林华的影响,其在菏泽开发区公安消防大队工作的儿子李明远酷爱书法,多次代表单位在军队、地方参展获奖,一家人书画泥塑兼纳并举、融会贯通。
聂林华的泥塑、李金光的红色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圈内及市民口中日渐“知名”。2016年,李金光和聂林华以自家小院、居室为载体,在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了菏泽市黄河泥塑艺术馆、菏泽市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中心,融泥塑、书画、剪纸、收藏、研培为一体,以供更多人随时前来参观、交流。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市民、同行和学生儿童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