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掉牙启示录 ----兼谈书法的破与立


                                                                                                                        吕福龙



   掉牙是自然规律。我们自出生到六、七岁时掉一次牙,但过不多久又会长出满口新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牙也会陆陆续续的下岗。可下岗之后的牙却再也回不来了,而牙所掉之处徒留一个或几个空洞,既不雅观说话又漏风,但也无可奈何。自然规律不是世间的生灵所能改变的了的。
   就在前几天,孙女书涵的牙又掉了一颗,她既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含泪问我:“爷爷,我的牙掉了后还会在长出来吗?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呀?”我在一旁安抚道:“你的牙掉了还可以长出满口的新牙齿,过上一段时间就会长出来的。奶奶和我不行了,掉一颗就少一颗,你就偷着乐吧。”一句话将孙女说高兴了,她知道她的牙掉了还会长出新的牙齿,而我却暗自伤感却又无奈,因为我的牙已经下岗三个,第四个也已开始闹起了情绪。
   掉牙本是挺自然的事,大可不必忧虑,掉了还可以再补上。主要方法大约有两种:既可放牙托,还可以种植新牙。放牙托是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但有时牙托也会随着食物满口滚动,既烦人又不方便。种植牙听说太恐怖。在牙床上用电钻打个小眼,上螺丝、好可怕!但是种牙的好处是一痛永逸。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一个牙痛还能要人命,何况在牙床上打眼,上螺丝,这就需要有胆量,还要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以及不破不立的决心和气魄。
   由此想到了书法的破与立的问题。相信每个书法人都是从传统一路走来,有的已经成为了大师级的人物;有的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有的正在努力的进行着探索着;有的还在以自己的性情临习着古人,此类人众多;有的还在亦步亦趋的与古人对话等等,不一而足。通过这几种类型可以看出书法人当前的众生相。说实话,大凡从传统书法里走出来的书法人,谁不想着创新,那个不愿意以流芳千古为荣。可是,创新谈何容易!譬如说,要想安装牙托或种植牙,首先的前提是必须有牙下岗,否则新牙无法上岗,对于书法而言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也就是说读书不多,对传统书法浅尝辄止,或守一而终,他会总是在书法门外徘徊,不得而入,因为他把时间大都耗在所谓的书法上面,还自诩已登书法之殿堂,这种人显然是得了牙龈炎,同时这种人也是可悲的。
    东北人有句口头禅——忽悠。经过小品演员的忽悠,早已忽悠到全社会,书法界也不例外。于是,在书法圈里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忽悠”,成为书法圈里的一种怪象。这些人书读得不多,但是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却如鱼得水,如鸟入林。在圈内则“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由于他们的底气不足,潇洒一个时期就会销声匿迹。这种人是得了由牙痛引起的口腔癌,暂时没有什么事,谁知以后会是什么结果,我想:其结果都明白!
    对于在当今仍然对书法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人们以及在书法方面已经初步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书法家,这些人才是书法发展的有生力量。他们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对书法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所以说书法的“破与立”是离不开这个群体的。

牙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这个胆量来面对,没有弃旧迎新的气魄,没有不破不立的决心,等到满口只剩下几个牙时,后悔已经晚了。



                                                 庚子寒露于省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