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名叫阿衡,又名伊挚),夏朝有莘国(今山东省曹县)人,历史上位奴隶出身的宰相。
据《史记》记载:“夏末,伊尹生于空桑之中,被有莘国君庖人收养,耕于莘野,乐尧舜之道。”伊尹是个聪明勤恳且有心计的人,虽然身为奴隶,地位卑贱,可他胸怀大志,注意研究尧舜和大禹等英明君主的施政之道,对当时社会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后来,汤与莘氏通婚,伊尹作为有莘氏的陪嫁奴隶到商做厨师。
伊尹的烹调技术高超,做出的饭菜味道极好,汤吃后赞不绝口,就问厨师是谁?下人告知是陪嫁奴隶伊尹,汤就召见伊尹询问做饭菜的技巧。伊尹就以烹调为例,向汤阐明自己的治国主张,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佐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驰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十分佩服伊尹的道理,认定伊尹是个治国安邦之才,想安排他在身边做官,伊尹推辞不就。汤两次派人以厚礼迎聘伊尹,汤不惜降身求贤,驾车亲访伊尹,正式拜为右相授以国政,史称“成汤三聘伊尹”。伊尹辅佐商汤大力发展农耕,铸造兵器,训练军队,使商的国力迅速强大起来。商汤强大,使夏桀受到威胁。夏桀就决意除掉汤,假意招商汤来朝议事,把商汤囚禁于夏台。伊尹知道夏桀是个酒色之徒,于是派人搜罗珍宝和美女,进献夏桀,又暗中贿赂夏桀宠信的近臣赵梁,汤得以安全回国。
汤回到商地,按照伊尹的计划,先后灭掉夏的附属国葛国,韦、顾、昆吾及十几个部落。这样以亳邑为中心,方圆数百里的广大地区都成商汤的国土。此时,夏桀已成为众矢之的,更加荒淫无道。伊尹认为推翻夏桀时机成熟,便劝汤发兵讨夏。于是商汤联合各诸侯兴师讨伐夏,一起攻入夏都,夏亡。汤灭夏建立商朝,登上天子位。伊尹作《咸有一德》,歌颂商汤品德纯正,宜为天下主。汤称伊尹为元圣,灭夏建商立首功,训示商族世世代代尊崇伊尹,一如商王。商朝建立后,伊尹又辅佐汤王健全国家制度,使官吏尽心尽力为国家效力,否则就受到责罚,甚至贬为奴隶。伊尹注意体察民情,改善民生,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爱护民众。因此,商朝初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大治。
商汤死后,伊尹先后辅佐外丙、中壬为王,后又立汤孙太甲为王。太甲继承王位后,伊尹更是尽心尽职,教导太甲怎样做贤能君主,如何治理国家;要按祖宗规矩办事。太甲不听伊尹劝告,无视法规制度,一意孤行,使国家出现混乱。为了拯救国家,伊尹甘冒篡位的罪名,将太甲迁居商汤陵旁桐宫反省,自己摄行国政,接见诸侯。伊尹理政之余,常去桐宫训教太甲,太甲渐有悔过之意。三年后,伊尹认为太甲确已悔过自责,重新向善,就亲自迎太甲回朝,还政于太甲。太甲修养道德,诸侯归服,百姓安宁。伊尹很赞赏太甲,作《太甲训》三篇。太甲死后,伊尹为太甲谥号太宗。伊尹又立太甲之子沃丁为王。沃丁临政后,伊尹因年迈,不再过问朝政。伊尹享年百岁去世,沃丁以天子礼葬伊尹于亳城东北。史称伊尹为“千古贤相人”,又以“伊、吕(望)”并称,班固《汉书、古今人物》列伊尹于“仁人”。商代各王对伊尹与商汤同祭。伊尹不但是政治家,也是发明家。史载汤时大旱,“伊尹教民田头凿井,用以灌田,今之桔槔是也”。他还教民作区田法。商之前,人们有病靠嚼食中草药疗治,伊尹教民切碎中草药,用陶器煎煮后,服用药液,后世称为“汤液疗法”,这既增强疗效,又减轻毒性,成为几千年来中药疗法的主要剂型。
伊尹的一生,助汤灭夏,兴商立国,扶嗣君治国安邦,其业绩永垂千古,精神百世流芳,人们对这位先贤多有仰慕之情,民间有很多关于伊尹的传说。
相传伊尹的母亲住在伊水岸边,一天夜里,母亲梦见神人告诉她,如果有一天看到家里的石臼里出水,要赶紧抱起孩子一直往东跑,千万不要回头,否则就大祸临头,神人说完就不见了。第二天早晨,她果然看到自已家石臼里出了水,就赶紧抱起自己的孩子往东跑,大约跑了一段路程,身体实在累坏了,就停下来忍不住回头往身后一看,自己家变成一片泽国,她的身体突然变成一棵空桑树。不久,一位有莘国的女子一大早来到桑田采桑,忽然听到远方传来婴儿的哭声,她顺着哭声来到一棵大桑树前,看到树洞里有一男婴正在啼哭,于是她把男婴抱回去献给国君,国君又把男婴交给他的厨师抚养。由于这个男婴是在伊水河畔拾到的,就让他姓伊。后来伊升了官,官名为尹,所以就称其为伊尹。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元圣伊尹,在莘仲国旧地址(今曹县莘冢集村)建有阿衡祠。伊尹死后,葬于亳城东北20里(今曹县大集乡东北3.5公里处,殷庙村就是因伊尹墓而得名)。世世代代祭祀,墓前建元圣祠。明代,曹县知县范希正在伊尹墓前重修伊尹祠,祠为三进院落,历代立碑碣数十通。后称伊尹祠为殷庙,尊伊尹为殷爷。
据传,庙宇后旧有曹庄。曹姓姑娘与嫂常来殷庙割草休憩。一日,两人来到殷庙内,两人各编一草圈往殷爷塑像上抛,抛了几次,都未抛中。其嫂喊道:“谁套着殷爷的手脖,谁给殷爷当老婆。”,谁知话音刚落,曹姑娘抛出的草圈就套住了殷爷像的手脖。其嫂就喊:“妹妹,你当殷奶奶了。”曹姑娘羞得面红耳赤。当夜,曹家姑娘无病而亡,邻村人听见鼓乐齐鸣,喇叭声响,像是娶亲的车队走向殷庙。天亮后,人们奔走相告,到殷庙去看,果见门前纸灰飘缈,像是取阴亲的样子。曹家人问明原由,将姑娘埋在伊尹墓旁,算是成了阴婚,庙中又塑了曹姑娘像。
1994年,民众募资重修元圣祠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是伊尹生日。每年这天,四面八方的群众都到这里赶庙会,人们焚香祈祷,求殷爷佑护赐福,庙会期间,唱大戏,玩把戏,开展多种多样商贸活动。大集乡已把“伊尹”做为商标注册,“伊尹”牌蔬菜畅销全国。
据《史记》记载:“夏末,伊尹生于空桑之中,被有莘国君庖人收养,耕于莘野,乐尧舜之道。”伊尹是个聪明勤恳且有心计的人,虽然身为奴隶,地位卑贱,可他胸怀大志,注意研究尧舜和大禹等英明君主的施政之道,对当时社会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后来,汤与莘氏通婚,伊尹作为有莘氏的陪嫁奴隶到商做厨师。
伊尹的烹调技术高超,做出的饭菜味道极好,汤吃后赞不绝口,就问厨师是谁?下人告知是陪嫁奴隶伊尹,汤就召见伊尹询问做饭菜的技巧。伊尹就以烹调为例,向汤阐明自己的治国主张,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佐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驰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十分佩服伊尹的道理,认定伊尹是个治国安邦之才,想安排他在身边做官,伊尹推辞不就。汤两次派人以厚礼迎聘伊尹,汤不惜降身求贤,驾车亲访伊尹,正式拜为右相授以国政,史称“成汤三聘伊尹”。伊尹辅佐商汤大力发展农耕,铸造兵器,训练军队,使商的国力迅速强大起来。商汤强大,使夏桀受到威胁。夏桀就决意除掉汤,假意招商汤来朝议事,把商汤囚禁于夏台。伊尹知道夏桀是个酒色之徒,于是派人搜罗珍宝和美女,进献夏桀,又暗中贿赂夏桀宠信的近臣赵梁,汤得以安全回国。
汤回到商地,按照伊尹的计划,先后灭掉夏的附属国葛国,韦、顾、昆吾及十几个部落。这样以亳邑为中心,方圆数百里的广大地区都成商汤的国土。此时,夏桀已成为众矢之的,更加荒淫无道。伊尹认为推翻夏桀时机成熟,便劝汤发兵讨夏。于是商汤联合各诸侯兴师讨伐夏,一起攻入夏都,夏亡。汤灭夏建立商朝,登上天子位。伊尹作《咸有一德》,歌颂商汤品德纯正,宜为天下主。汤称伊尹为元圣,灭夏建商立首功,训示商族世世代代尊崇伊尹,一如商王。商朝建立后,伊尹又辅佐汤王健全国家制度,使官吏尽心尽力为国家效力,否则就受到责罚,甚至贬为奴隶。伊尹注意体察民情,改善民生,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爱护民众。因此,商朝初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大治。
商汤死后,伊尹先后辅佐外丙、中壬为王,后又立汤孙太甲为王。太甲继承王位后,伊尹更是尽心尽职,教导太甲怎样做贤能君主,如何治理国家;要按祖宗规矩办事。太甲不听伊尹劝告,无视法规制度,一意孤行,使国家出现混乱。为了拯救国家,伊尹甘冒篡位的罪名,将太甲迁居商汤陵旁桐宫反省,自己摄行国政,接见诸侯。伊尹理政之余,常去桐宫训教太甲,太甲渐有悔过之意。三年后,伊尹认为太甲确已悔过自责,重新向善,就亲自迎太甲回朝,还政于太甲。太甲修养道德,诸侯归服,百姓安宁。伊尹很赞赏太甲,作《太甲训》三篇。太甲死后,伊尹为太甲谥号太宗。伊尹又立太甲之子沃丁为王。沃丁临政后,伊尹因年迈,不再过问朝政。伊尹享年百岁去世,沃丁以天子礼葬伊尹于亳城东北。史称伊尹为“千古贤相人”,又以“伊、吕(望)”并称,班固《汉书、古今人物》列伊尹于“仁人”。商代各王对伊尹与商汤同祭。伊尹不但是政治家,也是发明家。史载汤时大旱,“伊尹教民田头凿井,用以灌田,今之桔槔是也”。他还教民作区田法。商之前,人们有病靠嚼食中草药疗治,伊尹教民切碎中草药,用陶器煎煮后,服用药液,后世称为“汤液疗法”,这既增强疗效,又减轻毒性,成为几千年来中药疗法的主要剂型。
伊尹的一生,助汤灭夏,兴商立国,扶嗣君治国安邦,其业绩永垂千古,精神百世流芳,人们对这位先贤多有仰慕之情,民间有很多关于伊尹的传说。
相传伊尹的母亲住在伊水岸边,一天夜里,母亲梦见神人告诉她,如果有一天看到家里的石臼里出水,要赶紧抱起孩子一直往东跑,千万不要回头,否则就大祸临头,神人说完就不见了。第二天早晨,她果然看到自已家石臼里出了水,就赶紧抱起自己的孩子往东跑,大约跑了一段路程,身体实在累坏了,就停下来忍不住回头往身后一看,自己家变成一片泽国,她的身体突然变成一棵空桑树。不久,一位有莘国的女子一大早来到桑田采桑,忽然听到远方传来婴儿的哭声,她顺着哭声来到一棵大桑树前,看到树洞里有一男婴正在啼哭,于是她把男婴抱回去献给国君,国君又把男婴交给他的厨师抚养。由于这个男婴是在伊水河畔拾到的,就让他姓伊。后来伊升了官,官名为尹,所以就称其为伊尹。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元圣伊尹,在莘仲国旧地址(今曹县莘冢集村)建有阿衡祠。伊尹死后,葬于亳城东北20里(今曹县大集乡东北3.5公里处,殷庙村就是因伊尹墓而得名)。世世代代祭祀,墓前建元圣祠。明代,曹县知县范希正在伊尹墓前重修伊尹祠,祠为三进院落,历代立碑碣数十通。后称伊尹祠为殷庙,尊伊尹为殷爷。
据传,庙宇后旧有曹庄。曹姓姑娘与嫂常来殷庙割草休憩。一日,两人来到殷庙内,两人各编一草圈往殷爷塑像上抛,抛了几次,都未抛中。其嫂喊道:“谁套着殷爷的手脖,谁给殷爷当老婆。”,谁知话音刚落,曹姑娘抛出的草圈就套住了殷爷像的手脖。其嫂就喊:“妹妹,你当殷奶奶了。”曹姑娘羞得面红耳赤。当夜,曹家姑娘无病而亡,邻村人听见鼓乐齐鸣,喇叭声响,像是娶亲的车队走向殷庙。天亮后,人们奔走相告,到殷庙去看,果见门前纸灰飘缈,像是取阴亲的样子。曹家人问明原由,将姑娘埋在伊尹墓旁,算是成了阴婚,庙中又塑了曹姑娘像。
1994年,民众募资重修元圣祠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是伊尹生日。每年这天,四面八方的群众都到这里赶庙会,人们焚香祈祷,求殷爷佑护赐福,庙会期间,唱大戏,玩把戏,开展多种多样商贸活动。大集乡已把“伊尹”做为商标注册,“伊尹”牌蔬菜畅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