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大衣哥”的羊年春节

  羊年春节假期,“大衣哥”朱之文又“火”了一把,其风头不亚于当年登上央视春晚。

  这一切,都源于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联播》栏目对朱之文的报道。而报道中的一句“玩笑话”,让他再次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先后被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联播》报道,“大衣哥”羊年再创奇迹

  2月23日 (农历正月初五),牡丹晚报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正在老家单县郭村镇朱楼村过春节的朱之文。虽然刚“上”了《焦点访谈》和《新闻联播》,又于正月初二搬进新建的房子,但“大衣哥”在电话中却未表现出任何的兴奋,反倒多了几分谨慎、小心。

  朱之文告诉牡丹晚报记者,本想过个“寂静年”,没想到从大年初一“上”了《焦点访谈》后,家中就热闹起来:多路媒体记者到家采访,还有许多 “粉丝”闻讯而来,有请教歌技的,有要求合影索要签名的。对来访者,“大衣哥”一般是热情接待,有求必应。但他也对牡丹晚报记者感叹:“太累了!”有时,他会像刚成名时躲记者一样,到村旁小河边的树林里清静一下。

  作为国家级电视台的栏目,《焦点访谈》栏目在春节假期推出“人的活法”系列节目显然是为了传递正能量。该节目一开始就说:“过去的一年里,您过得还好吧?其实,相对于波澜壮阔的世事国情,我们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都普通而平静。然而,平凡的生活里,却总有一股力量让我们激动或感动……”节目回顾了朱之文的成名经历,展现了记者历时几年跟拍的朱之文推掉商演回家收玉米、过年以及为慈善拍卖大衣等情节。节目在农历羊年大年初一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后,“大衣哥”再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大年初三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再次以6分钟的“超长”篇幅报道他“想唱就唱”的故事。

  作为一名农民,能被《焦点访谈》、《新闻联播》先后报道,堪称奇迹。一位评论家指出,除了中宣部推出的重大宣传典型外,这种报道力度很少见。朱之文热爱歌唱、追逐梦想的励志故事与当下的“梦”宣传主题十分契合,这或许是央视聚焦他的原因。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春节假期属于新闻淡季,央视推出朱之文的故事是一次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型尝试,或许并无深意。

  不管怎样,在成名四年之后的这个春节,朱之文又“火”了。而一贯以“大嘴”著称的朱之文,却因为节目中的一句话,又掀起了一场轩然。

  一句“玩笑话”,让乡亲们“躺着中枪”

  《焦点访谈》在报道朱之文的节目中引述了朱楼村村民的一句话:“他要想叫俺说他好,就为庄上每人买辆小轿车、一人再给一万块钱。”

  就是这句话,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人心不足蛇吞象”、“穷山恶水出刁民”等批评声四起,朱楼村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可谓“躺着中枪”。

  随后,在这个春节假期里,各路媒体犹如发现了 “猛料”,纷纷跟进,《让“大衣哥”过个清净年吧》(天津日报)、《要求“大衣哥”发小轿车是畸形人格的反映》(南方都市报)、《要求“大衣哥”送车村民是咋想的》(新京报)等评论文章陆续出炉。单看标题,就知道其讨论的话题早已超出了 《焦点访谈》和《新闻联播》节目的本意。

  亦有媒体记者赶到朱之文的老家朱楼村,寻找到底是谁说了那样一句“贪婪”的话,访遍村民但并无结果。朱之文后来解释说,那只是一位“发小”开的一句玩笑话而已。

  既是玩笑话,就不能当真,但为什么上了电视?2月23日,朱之文无奈地对牡丹晚报记者表示:“头两年在村里拉呱时,有人说过,当时大家哈哈一笑,具体谁说的我也忘啦!央视记者来采访时,我就重复了一下,没想到一句玩笑话成事啦!”或许,朱之文在接受采访时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表达他成名之后背负的压力;或许,编导选用这句话是为了表现朱之文的苦衷、突出节目效果。但这句话在被众多媒体过度解读后,朱之文和朱楼村乡亲的形象差点儿被“反转”。

  一位法律工作者表示,即便“大衣哥”身家千万,但只要是他靠唱歌、靠劳动创造的合法收入,人们就不应指责。我们应该鼓励所有人发挥特长,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创造财富。至于一个人成名之后为公益事业、为乡亲们捐款多少完全是其自愿行为,不应苛求。但那些借慈善之名诈捐、悔捐,欺世盗名的行为,理应受到谴责。

  对未来“没想太多”,期待“想唱就唱”

  “该说的在央视的节目中已经说过了,没啥可说的了。”2月23日,在接受牡丹晚报记者采访时,朱之文一改过去大大咧咧、口无遮拦的作风,表现得十分谨慎。可见,他对媒体的报道心有余悸,心中有不少烦恼和无奈。

  央视的报道,无疑又提高了朱之文的人气。从正月初二到现在,邀请他参加各种商业演出、活动的电话络绎不绝。“我都拒绝了,太累,想休息一下。”朱之文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他何时出去唱歌,目前还没确定。

  大年初二,朱之文搬进新建的楼房,但屋里大部分还是以前的老家具,尤其是老式电视柜,与新买的大彩电看起来很不协调。但朱之文却说:“那些家具都能用,扔掉怪可惜的!”

  由此可见,“大衣哥”本色未改,但却因一句“玩笑话”手足无措,陷入迷茫。

  “大衣哥”今后的路该如何走?相信他在短暂的思考后会再度上路。正如《焦点访谈》节目后所说的:“对未来,朱之文没有想得太多,他就是喜欢唱歌,喜欢村里的生活,干自己爱干的事,过自己喜欢的日子,这就是他的梦想。而这种想法,却并不是朱之文所独有的。从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人骨子里的那种本分、朴实、善良、勤俭。这些品质与生俱来,渗透在人的性格里、生活里。他们踏踏实实生活,勤勤垦垦工作,为了自己的好日子,也为了国家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