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牡丹晚报组织100余名单县小记者在单县开发区实验小学聆听了一堂画的讲座。此次讲座特别邀请到了牡丹区文化馆副馆长、青联委员、青年美术家协会王伟为小记者授课。王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代表作有《金秋之韵》、《在路上花鸟国画》等。课上,王伟用通俗易看看懂的语言让国画迅速在小记者们脑海里有了大概的印象,通过互动、讲故事的形式让小记者们对讲座产生兴趣,进而带动小记者们聆听画相关知识的热情。
什么是画?画国画需要什么工具?国画分为哪些种类?王伟首先用发问的形式开始此次讲座,让小记者们带着问题去听课。王伟介绍说,画大概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大类,主要是用以点称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王伟用齐白石的《蜻蜓荷叶图》来说明,一眼望去,眼看到的就是一只飞舞的蜻蜓,画得很逼真,仔细看下面画得很粗旷的是三片荷叶,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思,这只蜻蜓就是这幅画的一个点。
讲完国画的基本特征,那么画国画到底需要什么工具?小记者刘天说:“我学过一段时间的国画,当时用的有毛笔、墨、宣纸这些工具。”“这位小记者回答得很正确,笔墨纸砚、国画颜料、水、毛毡等工具是画国画必不可少的工具。”王伟说,有了必备工具之后,就是掌握画国画的技法,首先对于初学者来说,执笔的姿势要正确,笔正、指实、掌虚、悬腕悬肘,才可以笔随心、力贯全局。磨墨也很有讲究,磨墨如病夫,要慢慢地、轻轻地去磨,不然磨出来的就是死墨。
详细而简单地讲解之后,王伟在幻灯片上展示出多幅大家的名作供小记者欣赏。小记者黄晓雯说:“之前对国画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这幅画好不好看的层面上,经过此次王老师的讲解,我知道到了国画创作过程及种类,而且也对学习国画有了浓厚兴趣,国画在一幅画当中可以表现出惟妙惟肖、洒脱、抽象等多种形式,看上去非常顺眼,与西方的油画有截然不同的一面。”
在国画大师手中,点与线被毫无规律地画在纸上,当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它们又显得并不杂乱无章;欣赏一幅国画,经老师点睛后,宛如拨开云雾见明月,引人联想翩翩。画的博大精深,岂是几次讲座就能说得完的,在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的时候,本次讲座结束了。小记者杜耀说:“我本来就是学习国画的,虽说时间不长,也多少了解一些,今天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国画的信心,我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像其他大家们一样在国画界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