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莺歌柳书沉寂60年重登舞台

   9月27日,回想起几天前在济南大明湖畔演出莺歌柳书《老鼠告猫》的情景,我市莺歌柳书演员、鄄城文化馆的郭玲及菏泽电视台《锦绣梨园》伴奏吴德平,仍难掩心中的喜悦。
   9月22日晚,在济南大明湖畔的明湖居,由菏泽市文广新局推荐、市艺术研究所改编创作演出的莺歌柳书《老鼠告猫》,参加了 “明湖秋韵”2015年山东省精品曲艺邀请展演的首场演出,荣获优秀表演奖。在民间沉寂多年的莺歌柳书,时隔近60年,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是北方稀有的古老曲种,流传于鲁西南及豫东、苏北一带,距今约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莺歌柳书后来与渔鼓坠结合,衍生出新曲种——坠子书。莺歌柳书演出形式较简单,多为一弹一唱的双档,一人操三弦伴奏,演唱者左手持八角鼓,右手击鼓兼作表演动作,有站有坐,方式灵活。莺歌柳书唱白相间,为反复使用的单曲演唱体,基本唱腔为四句腔,风格古朴、深沉。上世纪五十年代,菏泽境内仍有演唱者,莺歌柳书艺人常结伴其他曲种艺人,活跃在临近黄河古道的曹县、单县、菏泽 (今牡丹区)一带的广大农村。
   1957年,山东省届曲艺会演大会上,曹县郑庄的郑玉昆演唱的莺歌柳书传统曲目《偷诗》获得演出三等奖,并参加了老艺人示范演出及稀有曲种展览场演出。随后,原本脆弱的莺歌柳书从此难觅踪影。
   自“非遗”保护工程启动以来,菏泽市艺术研究所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山东琴书、山东花鼓、莺歌柳书的保护单位,针对濒危曲种传承窘况,通过经典曲目的恢复带动濒危曲种重生,整理恢复了濒危曲种莺歌柳书 《偷诗》、《老鼠告猫》等经典曲目。以此为依托,他们通过师带徒的传统方式与学校正规教育培养的双途径,培养了莺歌柳书传承人吴德平、郭玲等。
   此次参演的莺歌柳书传统曲目《老鼠告猫》,由我市编剧马家振改编。该曲目以拟人化的手法,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