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书法的力量:动力、魅力和感染力

  “书法的终追求是美,美在形式,美在内涵,美在韵味,美在宁静,美在和谐,美在灵动,美在奔放。世间万象的美,书法中皆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心化万物,这就是书法的魅力,书法的力量。”

    10月24日上午9时30分,我市“文艺惠万家”艺术大讲堂(第二季)第二讲在市图书馆再次面向市民开讲。第二场讲座由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菏泽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翟永华主讲 《书法的力量》。“大讲堂”吸引了许多市民、书法爱好者前来听讲,现场座无虚席。

  何为书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关于书法的定义,翟永华作过几次调整,目前认定为:书法是毛笔写汉字的艺术,它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四个基本要素。具体地说,以墨与毛笔作为书写工具,以汉字作为书写对象,以宣纸、绢等适宜书写材料为载体,运用正确的笔法,合理的字法,完美的章法,和谐的墨法抒发性情,表现丰富内涵的传统艺术。

  翟永华说:“真正的书法有三个关键字眼,一个是书法是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二是书法的基本要素,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并且笔法是正确的,字法是完整的,章法是完美的,墨法是和谐的;三是抒发性情,表现丰富内涵。”这些方面都做到位了,可以说是真正的书法,如果不具备或者某些方面有欠缺,那么这个书法就会大打折扣。

  书法的构架

  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翟永华说,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象形字经过逐渐演变,到后来改变了原来的形体,变成了后来真正的字体,有的笔画减少了,有的笔画增添了,由不规则变成了有规则的字体。

  翟永华介绍,笔法简单地说就是书法用笔的方法,一个真正的书法家的用笔都是很讲究的,无论是点、横、竖、撇,每一笔都要有起、行、收三个动作。行笔过程中不是一横一竖结束,善用笔者每个角度都是锋,“八面出锋”就是指笔锋要变化、丰富,才能产生神奇的效果。对此,翟永华还以郭沫若为例,予以阐述:郭老的用笔特点是逆入平出,回锋转向。他的笔锋朝反方向入低,以达到藏锋于点面之中,均匀的万毫齐力,平铺纸上形成中锋运笔的势态,平出指笔画至末不收,势尽出锋,回腕空收,提按变化很大。

  字法也就是结字的方法,汉字的字形,需用正确的运笔方法,在维持重心和平衡的原则下,就会产生各种各样、似其反正的形态来,因此说结构是写字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核心是重心和平衡。翟永华忆及自己在杭州美院学习时,老师张爱国说书法是力之舞蹈,非常形象。

  说到章法,翟永华认为通篇的整体经营是为章法,比如创作一件作品,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包括落款、盖章恰到好处,要协调,成为一个互为有机的整体。

  书法需抒发性情

  关于性情,翟永华认为,性,是指性格、禀性;情,是思想感情,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指人的性格习性与思想情感,书法就是要抒发这些东西。1997年,魏碑大家孙伯翔的一句话让翟永华记忆犹新:书法写不出性情,就谈不上真正的书法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书法的学习和深入,翟永华才逐渐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历史上的书法家,例如王羲之书法、颜真卿书法、米芾书法等都表现出独特的面貌,在书法史上有重要的位置。当代一些有名的书法家也不例外,如郭沫若先生、启功先生等,不看名字就能知道是他们写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自己的性情、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风格写了出来。

  书法的目的是畅笔出情。唐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有一句话: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结来说,是如其人而已。欣赏书法不仅是坎功力的深厚,看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的精致,更重要的一点是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翟永华说,他曾经有幸见到弘一法师的真迹,让人心动,而很快又让人平静下来。弘一法师的书法,表现出一个内心真正纯净的人生心迹,去尽了所有繁缛之后的真性情、真善美,为人们留下了简到极处、纯到极处,空灵而透逸,鲜活而优雅的境界。

  翟永华认为,生活—艺术—人生是不可分割的,生活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生活,生活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活为艺术增加丰富的内容,艺术为生活增添美丽的色彩。而艺术的高境界是什么?翟永华认为,可用曾国藩家书中六个字加以概括:自然、平淡、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