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魏晋行楷,写出书法之

   11月7日,菏泽市“文艺惠万家”艺术大讲堂第二季第四场如期在菏泽市图书馆举行,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导师刘鲁旭主讲,题目是《浅谈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演变和发展》。
   讲座中,刘鲁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详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还从用笔的方圆、藏露以及章法布局等诸多方面进行现场演示,让现场听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美。
   菏泽市“文艺惠万家”艺术大讲堂(第二季)11月14日(星期六)的讲座地点,因故调整为市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魏晋行楷,处于书法史高峰
   “在我国书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行书、草书、楷书的发展达到高峰。”11月7日,在 “文艺惠万家”艺术大讲堂上,主讲人、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导师刘鲁旭说,书法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还从某种意义上反映着社会背景,其发展与时代同步,并由它所在的时代背景决定其命运。
   魏晋南北朝战乱纷繁、朝代迭更,绝大部分时间处于若干政权对峙的局面。可这个时期,思想上十分解放,艺术十分繁荣,并富有创造精神,书法艺术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书法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不仅是楷书,草书、行书等各种字体相继问世,且整个社会都尚好书法。这是整个时代的特征。
  魏晋风度,是一种生命哲学
   刘鲁旭说,魏晋风度源于以《周易》、《老子》、《庄子》为核心的玄学的兴起,是一种生命哲学。玄学的兴起,标志着汉代以来儒家哲学思想的危机。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冲击着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领域。
   从严格意义上讲,书法直到魏晋时期,才真正成为自觉的艺术行为。魏晋风度成就了一代书风,至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被尊为书圣,使书法艺术发挥到,形成所谓“晋韵”的前所未有的艺术内涵,同时也成为后世书法的楷模。
   曹魏时期,在曹操的倡导下,书法艺术空前普及,特别是官僚及文人学士,都把书法视为表现自身的修养方式,许多人成为书法家,为时人景仰。
  书法执笔,看看是如何演变的
   “如何正确拿笔,是初学书画者的必修课,历史上会用笔的人非‘书圣’、‘画圣’莫属,他们是如何执笔的?”讲座中,刘鲁旭介绍了几种执笔方法。
   晋唐至五代,主要流行的是二指与三指单钩式的执笔方法,宋代虽以单钩式执笔为主,但双钩执笔法渐兴,至元代单钩法与双钩法已呈并行的趋势;明代虽仍采用单钩法,但主要流行的已是三指双钩式的执笔法;清代出现单钩、双钩、四指、回腕等执笔法多元并存的局面。
   五指执笔历史很短,仅50多年,刘鲁旭认为,是近现代配有五指执笔图像的书法基础教材的陆续发行;同时,人们写毛笔字由悬腕书写改成腕臂枕桌书写,五指法才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