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纪念改革开放菏泽美术40年座谈会召开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探讨当前美术创作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菏泽美术事业的发展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建议,11月8日下午,由菏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菏泽市美术馆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菏泽美术40年座谈会在和平大酒店四楼国际会议厅召开。各县区美术馆负责人,民办美术馆、画院负责人,市直文化系统中层以上干部,以及特邀艺术家、参展艺术家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徐正、董洲、李怀杰、上官超英、李建、王伯勋6位艺术家发表了慷慨激昂的个人主题演讲。在艺术家“大家谈”环节,来自我市的书画名家们在回顾40年来菏泽美术成就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分析形势,共同探讨如何发展好菏泽美术事业,促进菏泽美术创作再上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人体地位,这一论述为我市美术工作者指明了创作导向。会议指出,美术工作者要在生活中感知人民的冷暖、人民的情怀、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当前,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我市美术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人民当中汲取力量,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展现新时代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建设成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向前发展,才是真正的继承。如我市美术类的非遗项目、文化产业项目东明粮画、巨野农民画发展势头良好。巨野县的农民书画享誉全国,被文联命名为“农民绘画之乡”“工笔画之乡”,继今年“上合峰会”展出的巨幅工笔牡丹画《花开盛世》后,巨野县书画院为正在进行的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创作的巨幅工笔牡丹画《锦绣春光》再次亮相国际舞台。美术工作者推动创新,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当中基本持久深沉的力量。立足新时代的探索实践,从菏泽丰厚的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提炼精华,进而融入到当代艺术创作之中,使之具有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具有更加鲜明的菏泽特色,是推动菏泽美术创新的重要路径。
      展望未来,菏泽美术事业任重道远,我市的美术工作者将充分发挥菏泽“书画之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砥砺奋进,创作出更多、更好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国家和伟大时代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