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翰墨书画院

牡丹区文化艺术大事记(1991--1995)

1991

110日,文化局举办文学创作讲习班,特邀省出版局局长、散文作家许评、作家牟崇光讲课。

3月,菏泽地委、菏泽地区行署分别授予我市“文化工作先进市”、“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市”、“图书工作先进市”、“群众文化先进市”、“剧团工作先进市”、“文艺创作先进市”、“以文补文先进市”,并颁发了奖旗和奖匾。

5月,马家振的《张三李四》经修改后,在省《戏剧丛刊》发表。

5月,经多方筹措,筹集资金45万元,筹建市博物馆,5月份破土动土,十月底竣工,1216日开馆。

7月,马家振被评为山东省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彰。

8月,马家振被评为全国编纂工作先进工作者。同年,在国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民间文学集成编纂工作中,他又被省文化厅、省民委、省文联评为先进工作者。

8月,人民剧院上马新的娱乐项目――卡拉OK电影晚会,从8月到年底共举办16届,经济收入达41560元,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92日,经市编办批准,设立“菏泽市博物馆”,与文物保护管理所合署办公。

是年,市平调剧团排演的《张三李四》在全省第三届艺术节中获编剧奖、优秀剧目奖,并被推荐为晋京演出剧目,平调剧团被命名为“山东省先进剧团”。

是年,市平调剧团青年演员何西良在全省地方戏青年演员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是年,刘冠魁创作的长篇小说《奇侠风流》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2

2月,市投资4.96万元,在南华文化中心建古牌坊西大门和小牌坊南大门各一处。投资4.87万元,改建院墙160米。

3月,平调剧团应文化部邀请,在北京吉祥剧院演出《张三李四》,受到首都观众和戏剧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被中顾委请进演出,受到中顾委领导和国家计生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417日,马家振、李广福二同志被市委、市授予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92日,市编委同意电影公司由企业核定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原经费渠道不变。

1993

是年,在省第四届艺术节上,大平调剧团演出的《柴学进》荣获剧本创作、音乐设计、优秀表演等五项奖励。

是年,大平调剧团演出的《张三李四》受省文化厅奖励,获优秀剧目、编剧、舞美设计、表演奖。

1994

是年,马家振、田恩众完成了电视戏曲片《安家老宅》、《与生命对话》的剧本创作,同年,《安家老宅》在全省电视剧评奖中获奖。

3月,圆满完成了花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排练和背景台图案设计绘制工作。

4月,第四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式于1995422日晚7时在市体育场举行。该届开幕式一改前三届场地演出为舞台演出,由以大型团体操为主的体育模式,改为集剧场艺术、广场艺术和电视艺术为一体的盛会。菏泽市市长杨永昌宣布花会开幕,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李明先致开幕词。副省长王玉玺代表省委、省人大、省、省政协致贺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瘳汉生,省政协陆懋曾等领导人及中央和省新闻工作者,1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港澳台同胞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文艺节目由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刘璐、程前主持,歌星、影星、笑星毛阿敏、那英、解晓东、毛宁、杨钰莹、六小龄童、侯耀文等人的精彩演出及开幕式后的大型焰火礼花欢腾的节日之夜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氛。花会期间举办了国际牡丹研究学术会,首届菏泽牡丹博览会,菏泽牡丹新品种命名仪式,全国“牡丹杯”书画大奖赛,“牡丹杯”青年歌手大赛、摄影比赛、武术邀请赛、斗鸡和斗羊比赛、地方戏曲会演和曲艺唢呐一条街等活动。省以上和海外28家新闻单位报道了花会的消息。

5月,在反复调研、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菏泽市文化事业十年发展规划》。

8月,大平调剧团排演的纪实性现代戏《金星星、银月亮》,在全区戏剧展演中荣获七项奖励,位居全区榜首。

1128日,市同意市文化局、农业服务中心《关于解决当前农村看电影难问题的报告》,从95年元月起,全市农村每人预交1.2元,其中电影费0.8元,文艺费0.4元。由市、乡财政在夏征时统一收取,市文化局和电影公司统筹安排使用,确保广大农民每月看一场电影,每年看67场戏。

1217日,菏泽市编委批准设立“菏泽市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股”。

12月,文化部命名市图书馆为“国家二级图书馆”。

1995

是年,大型现代戏《法魂》在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评选活动中获优秀剧目、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等十项大奖。大型现代戏《龙门渡口》获编剧奖。97年这两部戏曲均获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

是年,大型现代戏《张三李四》参加全国第二届人口“飞龙怀”大赛,获二等奖第二名。并获编剧奖和导演奖。

是年,文化馆张光涵同志在天津成功举办个人画展。

是年,应国际友人的邀请,张兆涵、徐景贤的书画作品先后在日本、韩国参加展出。

9月,我市泥塑艺人赵东民,面塑艺人李芳清、时振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是年,赵东民泥塑《十八罗汉》在京展出。赵得民获省农民书画作品大赛一等奖。赵天楼获省农民书画作品大赛二等奖。解元集面塑家李芳清两次出国搞面塑展览表演,先后到过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是年,马家振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是年,谢瑞篆刻作品入选书法家协会《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是年,谢瑞篆刻作品入展书法家协会《首届国际篆刻交流展》。